大肌肉运动(粗大动作)培养孩子主动参与体能活动的习惯,建立健康的体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是孩子发育成长的重要环节。


什么是大肌肉运动

大肌肉是指全身性的体能活动。 儿童透过大肌肉活动去探索及认识四周的人物和事物。由初生时的转头、1-2岁幼儿发展爬、扶物横移、走路、跳跃等,全是生活必备技能,也是满足个人发展和建立学习基础的重要工具。

 

3岁以后孩子的大肌肉发展,开始进一步发展体能,例如:跳得高一点远一点 ; 跑得更快点、身体更灵活点 ; 做一些难度更高的平衡动作(如单脚站,攀爬等) ; 进入四岁这个阶段,孩子们能做出有节奏的动作及技能(如舞蹈),以及各种不同的操控技能(如拍、抓、传接等)。

 

大肌肉发展除了让个体具备生活必能之外,还是促进孩子学习能力、身体健康和运动表现(体育发展)。在学习上能力上,可透过大肌肉运动增强动作概念(Movement Concept)的学习,例如:时间性、方向性及空间等的概念 ; 在健康及运动表现方面,提升心肺功能、柔韧性、平衡能力、灵敏性、协调性、力量和速度等发展。


大肌肉运动好处列表

·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

·消耗热量,健康控制体重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灵活大脑

·锻炼肌肉、强健骨骼,促进骨骼生长

·增加关节柔韧度,降低受伤几率

·舒缓压力,增强自信,提升社交能力


大肌肉运动学习内容

1.身体移动技能

身体移动技能是指整个身体在空间移动的各种不同动作。

·其中地面活动技能包括初生至步行阶段进行的:仰卧-俯卧-侧坐-滚动-四足跪-爬行-跪立-长坐-单膝跪姿-坐凳。

·基础移动技能涵盖了攀爬、站立及步行等活动和动作的变化:蹲、单脚站、垫脚站、垫脚走路、脚后跟走路等。

·进阶移动技能涵盖了步行以后较高难度的组合动作发展:跨步、上下楼梯、双脚跳、单脚跳、马跃步、踏跳、跨跳、侧滑步、跑等。


 2.非移动性技能

是指身体在互动是并没有移动或操控物品的技能:旋转、摇晃、摆动、扭、屈伸和平衡等。

 

3.身体操控技能

身体操控技能是指运用四肢操控物体的能力,主要包括的动作技能有:抛、接、投掷、踢、击打、拍、截、滚动物品、等。


0-6岁大肌肉运动核查表

一、头部控制

0—18个月


1.俯卧,头向左或右转

2.俯卧,轻抬起脸颊贴床

3.俯卧,抬头,下巴贴床

4.俯卧,抬头,下巴和肩部离床

5.拉手坐起时,头向后仰,背部弯曲或扶坐时头垂向前

6.拉手坐起时,头伸直片刻


二、翻身


0~18个月

1.从俯卧转到侧卧

2.从仰卧滚至俯卧,又再滚转回仰卧


三、坐


0—18个月


1.不用扶持,能坐

2.坐着向前跌时,向前伸于按地

3.坐着向旁边跌时,向旁边伸手按地

4.坐着向后跌时,向后伸手按地


四、爬


0~18个月


1.匍匐,手腹支持身体爬行

2.手膝爬行


五、站立


0~18个月


1.在扶持下自立时上下跳跃

2.辅助站立

3.独自站立

4.站着向侧、前、后跌时.作出向侧、前、后踏步的反应

5.俯身从地上捡物而不跌倒


六、步行


0~18个月


1.扶着栏杆,向左或向有横向行走

2.由大人单手拉着向前走

3.不扶物体能走几步

4.独立行走


18个月一3岁


5.步行时能避开障碍物


七、上下楼梯


0~18个月

1.大人车着上、下楼梯两步一级


18个月一3岁

2.自己扶栏杆上、下楼梯,两步—级

3.自己扶栏杆上楼梯,交替一步—级

4.自己扶栏杆下楼梯,交替一步—级


3一4岁

1.(不扶栏杆)一步—级上、下楼梯


八、高难度的大肌肉运动


18个月一3岁

1.踢静止不动的大球

2.爬上椅子后再上桌子拿取东西

3.不扶单足站稳1秒

4.不扶单足站稳3秒

5.能向前跑

6.手扶大人从最低—级楼梯上跳下

7.提起脚跟用足尖走

8.不需辅助踏小三轮车


3—4岁

9.跑时避开障碍物

10.用脚踢滚到前面的大球

11.双脚—起跳落最低—级楼梯

12.用双手接球

13.单脚原地跳起


4—5岁

14.向前跑,将球向前踢

15.走平衡木

16.单脚向前跳5步

17.自己打秋千


5—6岁

18.跳过高15厘米的障碍物

l9.双脚—齐跳过35厘米的绳子

20.在狭窄的物体上往前走,往后退,侧着走

21.用—只手接球

22.单脚站立,闭目10秒钟,

23.用球瞄准投掷目标


 

什么是小肌肉运动


小肌肉运动在儿童发展及训练中是指手的运用能力。通过双手,孩子能接触、探索、了解并控制环境及事务。实际上,儿童在体能及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常利用双手去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不断尝试操作物品,逐步建立在日常自理及学习上所需的手部功能。

 小肌肉运动学习内容


1.基础能力

·伸手拾放物品

·双手配合运用

·基本操做能力

·手眼协调


2.精细操作能力

·执笔书写

·文具等用品操作 

初生婴儿因视力为发展成熟,一般会胡乱舞动双手,当婴儿逐渐长大,便能粗略地向着目标进行伸手抓握、拾取并进行简单操作。

随着视力及身体控制的提升,小肌肉的表现逐渐精细化和复杂化,手眼协调和双手配合运用的能力逐渐建立。

学前儿童在掌握基本手部功能后,便在进一步建立较复杂的操作技能,执笔书写和文具等用品操作是在学校日常学习中最常用的技能。

 

0-6岁小肌肉运动核查表


一、眼部控制


0~18个月


1.眼睛能凝视眼前的物体

2.望着自己的双手

3.视线能随着物体从旁边移至中线

4.视线能随着物体从旁边越过中线到达另一边


二、口肌控制


0~18个月


1.能舔口边的食物

2.能用杯子喝水

3.能咀嚼食物

4.能用吸管吸饮料


三、抓握


1.利用掌心去抓握物体

2.用拇指及四指去抓握物体

3.利用手指去抓物体

4.用拇指及食指侧面相向抓据小物体

5.用拇指及食指指尖相向抓握小物体

6.坐着时手向物体伸展,并将它捡起

7.握笔随意涂画,


18个月~3岁

8.用蜡笔在纸上随意涂写(前四指握笔法)

9.以手指持蜡笔(前三指捉笔法)


四、双手配合


0~18个月

1.放下手里原有的东西去拿另—个东西


18个月~3岁

2.坐着时把手里的东西换到另一只手上

3.双手同时各拿着一件物体


3~4岁

4.双手各握一块积木互敲


4—5岁

5.把信纸塞人信封里


5—6岁

6.打绳结


五、手部操作


0~18个月

1.用食指指着东西

2.能将书打开,合上

3.将2块积木堆成塔状

4.向不同方向翻书,每次2—3页


18个月—3岁

5.用4块积木造“塔”或造“火车”

6.用6块积木造“塔”

7.在协助下,将糨糊涂在剪好的图形上

8.一页一页地翻动书

9.扭开物体,如瓶盖、门把

10.用槌子敲打小柱子

11.模仿折纸(如将纸对折)

12.用剪刀剪纸张


3~4岁

13.剪5厘米宽的纸条

14.用铅笔刀削铅笔

15.沿画于纸上的直线剪8厘米

16.在纸条内着色

17.拧动上链玩具

L8.用橡皮泥做成小球


4~5岁

19.沿画于纸上的曲线剪纸

20.用橡皮泥做成小碗

21.拧上有螺纹的东西


5—6岁

22.剪出方形或圆形、三角形

23.把写于格子里的字擦掉


六、手眼协调


0~18个月

1.把东西放在嘴里

2.把物体放入容器中

3.把物体从容器中拿出来

4.将四个大圆圈套在柱上

5.将圆形放在形状板中

6.把方形放在形状板中


18个月~3岁

7.把三角形放在形状板中

8.把粗杆棒插进洞板

9.从瓶中倒出10个小球

10.用纸绳穿别针后面的圆孔

11.用纸绳穿l~3粒珠子


3—4岁

12.把5粒小珠子穿起来


5~6岁

13.把剪好的图形准确地贴在相应的图形上


七、画与写


18个月—3岁

1.模仿画横线或竖线

2.模仿画圆圈

3.模仿画四边形


3—4岁

4.模仿画“十”字

5.模仿画三角形


4—5岁

6.画圆形

7.画“X”

8.画四边形

9.完成简单的连点作画


5—6岁

10.仿写数字

11.仿写简单的字(如大、小、日、人)

12.仿画较复杂的图形(梯形、菱形等)


爸爸妈妈们不妨对照文章里的两个表,来测试一下宝宝们的运动机能情况。请更多地关注孩子大肌肉运动及精细操作的能力,这些在孩子成长轨迹里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能忽略哟!


优秀机构

星米家

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以下简称“广州扬爱”)是国内首家以特殊孩子家长作为服务对象的社会服务机构,于1997年5月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英国心理学家布恩·史德福夫妇创办,2003年1月正式注册为广东省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2007年更名为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现登记管理部门为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为广州市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2020年获广州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AAAA)等级。

嘉兴仲茵康复医疗中心

​嘉兴仲茵康复医疗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嘉兴市仲茵康复医疗中心”,中心成立于2021年,位于嘉兴南湖畔中心区域,建筑面积进3000平米,是一家致力于提供科学、个性化康复服务的专业医疗康复机构。中心秉持“全人康复、全面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帮助每位来访者克服发展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全面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目标。

唐山方顿康复中心

唐山市丰润区方顿健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唐山方顿康复中心”,成立于2024年10月,法定代表人:闫桂林。中心位于唐山市丰润区振丰路嘉兰产业园西侧,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致力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及托养业务。

庆安自由说儿童语训中心

​黑龙江自由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自由说儿童语训中心”,中心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的专业儿童语言训练机构。成立于2024年初,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语言能力的提升、心智发展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在言语开发、发音矫正、社交融合、语言认知和感觉统合等领域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

张店臻悦儿童康复中心

淄博市张店区臻悦助残志愿服务中心简称“张店臻悦儿童康复中心”,中心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光路48号欧亚商务楼B座三楼。臻悦自2023.2.28日成立,旨在帮助特殊儿童特别是发育迟缓、自闭症、语言迟缓、多动症等相关诊断的孩子,用目前先进科学的干预方法,以融入社会和学校为目标,致力于用先进科学的方法,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打造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与康复环境。臻悦,不仅承载着希望,更肩负着责任。

大米和小米贵阳中心

深圳市复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米和小米贵阳中心”,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市西河街道延安西路66号汇金星力城L-3009号,大米和小米贵阳中心为在语言理解、表达、交流、发音、音、口吃、听力、认知功能、喂养/进食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评估、基于循证科学的干预服务和多学科联合康复支持。

济南乐活广场娃语实验室

济南悦宝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济南乐活广场娃语实验室”,娃语实验室专注于帮助儿童克服言语语言发育及言语语言学习障碍,为儿童言语语言发展及早期筛查评估、康复训练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 可解决: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口吃、ASD语言社交障碍、语言基础认知理解落后、语言逻辑混乱、2-3岁孩子语前技能落后等问题。

榆林清声语言康复学校

榆林市横山区清声语言康复学校简称"榆林清声语言康复学校",法定代表人:丁娟;办公地址:榆林市横山区怀仁路街道办事处昌盛社区盛源小区6排1号;业务范围:为3-17周岁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自闭症幼儿、儿童等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培训及文化课教育等。业务主管单位: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北京雨露嘉禾

北京市海淀区雨露嘉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简称“北京雨露嘉禾”,中心成立于2005年。占地面积2000平,教职工20名,每年可接纳50名学员。本中心以安全、健康、专业、成长的办学理念。本着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相结合,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矫正、融合教育、潜能开发,帮助孤独症儿童走出困境,真正融入社会。本单位被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评估认定为5A级社会组织、北京市残联认定为定点康复单位、北京市残联党建工作委员会评定为“优秀党建品牌”。

星星桥武汉中心

​武汉星星桥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简称“星星桥武汉中心”,星星桥是由美国华裔·科罗拉多大学发育行为·神经异常研究导师石建莉创建。石博士联手北美知名专业领域导师引进世界先进干预理念,专业设计:语言、感统、学习、社交、专注力等多个学科。星星桥自2016年成立以来,服务国内外学员超万名,线下实体中心覆盖国内14个一线城市,拥有500+专业康复师。

红烛育人工程学校

红烛育人工程学校是由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卢稳子教授亲手创办和亲自领导的,其校舍和教育器材是他的爱人——一个热爱慈善事业清华大学毕业的高级工程师无私捐赠或亲手制造的。是一所非盈利性质的民办的自闭症学校。学校地处中国旅游胜地北戴河附近的秦皇岛市抚宁县三里杨村的山乡别苑。校园面积约3000平方米房屋建筑有6

北京馨馨雨露康复中心

北京馨馨雨露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馨馨雨露康复中心”,中心针对低龄自闭症倾向和发育迟缓儿童开展短期康复训练。2009壮大于首都机场地区,后续迁往通州宋庄艺术区,现共有8千多平米教学区,同期在校学习300多家庭,专职老100余人,多年来以短期言语开发和迅速注意力塑造特色闻名于中国康复领域,特别是试听试学模式,特别是家长全程参与模式被家长们多年认可。

北京阳光爱儿童康复中心

北京市通州区阳光爱儿童智能康复中心简称“北京阳光爱儿童康复中心”,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是一家致力于2-6岁特殊儿童康复的民办非营利组织,在通州区民政局正规注册,由通州区残疾人联合会主管,2011年成为北京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至今。

北京我和你康复中心

北京市大兴区我和你孤独症儿童关爱中心简称“北京我和你康复中心”,中心(原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是由北京市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创办,由北京市大兴区残疾人联合会主管的康复机构。中心为医疗与特教相结合的康复机构,专门从事孤独症儿童的诊疗及康复教育训练。专为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的儿童及家庭提供训练和指导,使孤独症儿童及时的得到早期个别化教育,帮助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正确认识孤独症,并掌握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科学育疗的技巧。同时中心还发挥孤独症儿童与社会之间的桥粱作用,呼吁社会关注、理解和接纳孤独症儿童,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

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成立于1993年10月,是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正式批准注册的民间团体,协会以关爱和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长为宗旨。协会由理事会组成,协会会长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贾美香教授担任,开展诊治、研究、康复培训、信息咨询等多方位服务。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章程(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