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行·为·的·预·备·训·练·
接下来要学习的指令,比起初始阶段(初期接受性语言)的指令来说,要稍微的复杂一些。
例如,孩子必须有能力对待一些(他不能立刻够到的)物品。这种“预备训练”是为了教孩子说出他的动作名称,并开始说出他周围环境里的物体名称。这个课题的教学方法与前面运用的方法很相似。
拿东西
1刺激
将一件物品(一本书、一个杯子或一把梳子)放在桌子上孩子容易够着的位置。选择一件孩子容易拿过来的物品。用一个指令,如“拿书”开始,如果孩子的反应完全正确,尝试另外一个指令,如“拿刷子”或“拿杯子”(见下面),如果没有正确反应,辅助完成(第2步)。
2辅助与辅助消失
发出指令“拿书”,将孩子的手引向书,拿到它并递给你。你接过书并夸奖他。把书放回桌子上,重新发指令,并消失辅助。注意,只给予他完成正确反应所需用的身体辅助就可以了。当孩子能够正确反应后,逐渐地将书在桌子上向离他越来越远的位置移动,最终要求他在房间的某一个地方甚至从其它的房间里能把书拿回来。
3说出物品名称
下一个要学习的指令可以是“拿梳子”或“拿杯子”,要确定孩子的确能够区别不同的物品,而不只是因为东西在桌上。正确的反应要求能正确地说出物品的名称。
我们建议用以下的方法帮助你教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
第一,把一个物品与和它有关的熟悉的功能性行为联系起来去认识,比只是“指”着它对孩子更容易。例如,对孩子来说,在听到指令“梳头”时认识梳子,比听到“指指梳子”更容易;
第二,如果你说“喝一杯牛奶”,孩子可能比听到“指指杯子”更容易去拿杯子。因此可以运用包含有相关动作的指令(如:“喝杯牛奶”)让孩子去把杯子拿回来,然后逐步消失动作(“喝”),直至只剩下物品的名称(杯子),他也能拿给你。
4学习新指令
随着学习的进展,逐渐增加让孩子拿物品的新的指令,如:
“拿面包”、“拿玩具”等,以后你可以再同时发出拿两件物品的指令。
这一步开始时,你将一件物品放在桌子的左边,一件放在右边,逐渐将它们移到离孩子较远的地方(2米、2.5米,逐步移到另一个房间),这样孩子要到处转着去寻找它们拿给你。孩子学会的指令越多,你就可以让他越忙. 现在我们来看一种较难的指令,要求有稍微不同的训练步骤。
开灯(操作物品)
1刺激
发出指令:“开灯”,如果孩子的反应正确,进行下一个动作;如果没有正确反应,辅助完成(第2步)。
2辅助
你和孩子站在开关的旁边,发出指令,在稍等片刻之后(不要超过1秒钟),将孩子的手拿到开关的旁边,帮助他完成开灯的动作。奖励他这个在辅助下完成的反应,然后再关上灯。稍等几秒钟之后再发第二次指令。
这个回合中只给予他必要的辅助,例如,在指令之后稍等一下,在辅助之前观察他是否有抬手去够开关的动作。如果他的手放到了开关的上面,不管是自己放的还是你帮他放的,在给予辅助之前等待1秒钟,看他是否会操作开关。
3消失辅助
逐渐消失接触或拿着孩子手的程度,并且在他按开关之前移开你的手,然后降低到在他的手接触到开关之前就移开,然后是他的手在摸向开关的途中移开,这样直至他可以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完成操作开关的动作。
在每一次降低辅助程度之前,都要有几次让孩子在上一个辅助下成功的回合。
须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在你发出指令之前就打开了灯。你要求的是他对你指令的听从(而不仅是会开灯)。
4增加难度
在这一步中,要教孩子在不能直接够到开关的地方完成动作。
当他能够完成开灯的动作后,让他站到距离开关有几步远的位置,练习走过去完成指令动作。如果孩子没有作出反应,轻微地将他朝开关的位置推一下(辅助),如果他还不能完成,让他走得近一些。最终当孩子能够在任何一个房间完成开灯的指令后,就可以开始教下一个动作了。
你会发现,有些动作有自我强化的作用。例如,对那些喜欢开灯和关灯的孩子不需要用额外的强化物。无论如何,你一定要确定孩子是在对你的指令作出反应,而不要让他在任意的开灯中自我陶醉。如果他在你没有要求的时候就开灯,立刻要明确地表示你的不许可态度,这样可以使孩子学到:他必须注意你说的话(指令),而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理念训练亲昵的动作
你可以运用以上的方法训练孩子学习亲昵的动作,诸如:拥抱、亲吻、轻拍你的头或是抚摩你的脸庞。
关于以这种方式教孩子亲昵动作有许多疑问,如:“亲昵动作应该是首先训练的内容吗?”、“亲昵也需要教——是正确的吗?”、“这些动作难道不是与生俱来的吗?”,除了训练在发生效果之外,关于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实的答案。
事实上,凡是经过亲昵动作训练的孩子都比较好教;而且如果从来都没有被训练过,他们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它。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也要考虑到你的需求和你的愿望,而不仅只考虑孩子想要什么,孩子的亲昵表现也是大人与孩子相处时所需要的强化。因此无论是因为孩子还是为了你的“熬过来”,孩子都应该学习如何向别人表示亲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