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宜童融合基地教学主管 张宏彦老师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天津市中小学已经陆续开学,幼儿园大班的宝贝们也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我们的宝贝就要上小学了!
作为一名大班融合老师和学前班的班主任,每年的这个时刻既激动,也担心。激动的是宝贝们即将踏入人生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担心的是宝贝们能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会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情绪行为问题?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怎么办?小学能不能跟上学校的进度……
我们的宝贝在某些能力上会有一些欠缺,比如说沟通的能力,社交的能力,甚至是行为上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小学没有家长,没有影子老师的辅助,普教老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时候,我们的宝贝会不会被学校要求退学,这些都是家长非常担心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的宝贝,本期微课我们就来从入学前的能力准备、心理准备、习惯准备以及与校方的良好沟通四个方面来和家长们聊一聊,我们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宝贝做好上小学的入学准备。
01
能力准备
在学前班或者幼儿园里,总是会有家长问到我:“张老师,我的孩子能够上小学吗?那么能力准备具体包含哪些方面呢?
情绪、行为表现:比如多动、摇晃椅子发出各种声响、影响他人的刻板行为、上课离开座位、打人、大声喊叫;对声音过于敏感,有自我刺激的行为;容易出现焦虑等等。
规则理解与服从:能够分辨上课、下课铃声;上课保持安静;能跟随、服从老师的集体指令如:起立、坐下等等;能够跟随一些集体活动,如:升旗、做操、考试等。
其他:如语言沟通能力,学业能力,集体环境警醒度和参与度,上课注意力和听课效率,同学交往与社会互动,生活自理能力等。
02
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可以从孩子和家长的两个方面来准备。
从孩子的心理层面:
了解学校(学习)全貌,体验学习情境。
可以带孩子去了解一下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可以通过照片帮助孩子。
了解学校和幼儿园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如果您已经确定了孩子所在的小学,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去参观一下孩子的学校。
“小学的操场会比幼儿园的操场大,由长长的跑道和一个大大的足球场组成,旁边还会有篮球场哦。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他们会唱国歌,听国旗下的讲话。以后,等你们成为少先队员了,还要佩戴红领巾呢,那该有多帅呀!”
为了缓解孩子入学前的焦虑和不安,我们可以通过绘本故事的讲解,积极引导孩子,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告诉他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让孩子明确上学的目的。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调整孩子的生物钟,与学校生活节奏合拍,这一点很难,必须要在开学前一个月就做好严格训练。
孩子即将迈入小学阶段,家长会感到担心和焦虑。这种担心和焦虑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所以,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孩子之间的差异,我们要理性地对待,不要存在攀比心理,也不要过度紧张,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03
习惯准备
生活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
要求孩子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坐姿、课前准备、养成有礼貌的习惯等。
04
与学校充分沟通
入学前家长要与学校充分沟通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一方面了解学校、老师对ASD儿童教育的经验和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把孩子的特点让相关老师知晓,有利于后续提供精准支持。
与学校沟通的内容主要是:学校课程、班级和老师设置情况,了解学校的要求、学校的生活和学习安排,解释孩子的特点,提出自己的需求。
学校沟通策略是真诚、共享,不能只想到孩子受教育权利,要想到如何与学校建立共同体,尊重学校和老师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