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hel Zamzow
Rachel Zamzow,密苏里大学神经科学博士。自由科普作家。她的作品发表在Spectrumnews, 费城咨询报等。
原文链接:https://www.spectrumnews.org/news/connectivity-theory-autism-explained/
自闭症的”连接理论”看起来很简单:自闭症人士的大脑脑区间的交流是不典型的。但深究起来,”连接理论”却是非常复杂并且模糊不清。
连接,研究者通常也称之为功能性连接,代表是不同脑区域间活动的同步程度。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大量的自闭症研究通过扫描来测量受试者在安静状态时大脑区间的连接模式。
有些研究指出,自闭症大脑在远距离脑区间连接过少,而在邻近脑区间的连接则过多;另一些研究显示一些特定脑网络有连接异常。其中一个研究指出,自闭症人士大脑网络的连接在预设模式或者“白日梦”模式中看上去特别弱。
基于这些不同发现,研究者建立了大致的连接理论。但是一些研究的结果和假设模式间存在矛盾,还有一些研究根本没有发现自闭症大脑和对照大脑的差异。随着研究的扩大和复杂化,有分歧的发现也日益增多。
下面,我们将解释这些充满矛盾的结果以及研究者对此作何处理。
为什么自闭症的连接研究结果这么不统一?
一个主要原因是自闭症的多样性:每个自闭症人士之间都不相同,都有一系列独特的行为,经历和基因,个体的连接模式不同也就不足为奇。
所以一些研究者开始寻找相同亚型人群的连接模式,比如自闭症相关基因MET和CNTNAP2变异亚型人群的连接模式和没有这些变异人群不同,连接也可能因男女而不同。
包含自闭症大脑成像数据交换库的大数据组,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划分有特异连接模式的自闭症个体亚型。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寻找更小范围内的亚型,比如聚焦支配语言生成和产出的脑区。
其他影响大脑内连接模式的因素有哪些?
年龄。有几篇报道显示自闭症儿童和自闭症成年人士的连接不同。例如,自闭症儿童可能在几个脑网络中有不寻常的强连接;自闭症成年人士在一些与其相同的脑网络中则显示有更弱连接的倾向。
追踪青春期可能会揭示出他们的大脑为何这样转换。研究者也可以通过研究接受干预前的自闭症幼儿来进行深入了解。一项对2-4岁儿童的睡眠研究显示在自闭症儿童的一些脑区间,连接显得异常弱。
对同一个体随年龄增长的脑连接进行追踪研究,带来了最有价值的数据。这种类型的研究很少,其中一个显示NT人士的一些脑网络间的连接从青春期早期到晚期都有增加,但是在自闭症人士上保持了稳定。一些从儿童到青春期的追踪研究可能会提供更多的信息。
研究方法会影响连接的结果吗?
肯定会的。脑成像研究的结果受磁强度的变化、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影响。比如受试者睁着眼睛时比闭着眼睛时一些脑区域的连接更强。精神类药物,例如氟西汀(氟苯氧丙胺,一种抗抑郁药)或者利他灵(哌醋甲酯,一种神经中枢兴奋药)也可以改变连接模式。
头部移动和其他动作,例如呼吸也会影响结果。
研究者仍然在寻找解决办法以减少或修正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一些人认为综合使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数据、获得更可靠的结果。其他方法还包括功能性核磁成像,其他方法包括脑磁图(追踪脑磁场波动)和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结构连接图)。
连接可以作为自闭症的生物标记吗?
可能性不大。一些科学家正在寻找更可靠的生物标记,但是连接上的差异性一直不是很稳定。同时,自闭症的连接模式也可能和其他情况重叠,比如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
部分原因是研究者分析图像扫描的不确定性。一种称为机器学习的方法通常根据连接的情况甄别自闭症人士,但是不同的算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研究者在将他们的方法用于一组新数据时常常不能复制他们的结果。
统筹:美国丫丫爸爸
翻译:法国杲杲妈
校对:俄亥俄依依妈
编辑:上海洋洋妈
文案校对:桂林毛豆妈,桂林泡泡妈
小丫丫自闭症项目声明
本着尊重原作者,尊重西蒙基金会的原则,我们忠实翻译全文。——美国丫丫爸爸2019年于美国圣路易斯。
小丫丫自闭症项目,是由几位旅美学者成立的公益组织,目的是在中国和北美华裔社区传播对自闭症儿童的科学干预方式。
本公众号文章均为作者原创或翻译,并授权发表于“小丫丫自闭症”公众号。欢迎个人、媒体或其他微信公众平台转发。敬请关注:
email:xiaoyaya.autism@gmail.com
网站:www.xiaoyayaautism.org
facebook: xiaoyaya autism-initiative
微信公众号:xiaoyaya-aut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