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著名"心理学之父"冯特的故乡,2001年至2003年,应德国明斯特大学医院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及精神科主任Fuerniss教授的邀请,我在该院研修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及精神性疾病的诊治。两年来,我深感德国的家庭、医务人员及整个社会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与精神疾患在观念的理解、对待、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与我国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德国家庭及孩子的父母亲对孩子心理障碍的重视及处理有让我们借鉴之处。


现将在德国所见所闻有关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处理方式简单介绍如下:


一、病儿的分组和安排


1.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组此组依据儿童的年龄分为幼儿组(0~3岁)和学龄前儿童组(4~7岁)。此组的孩子大多数由父母或家人陪伴到门诊治疗,每次8小时,每周3~5天,可根据其家庭情况而定。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对孩子及其父母或家人进行观察、测试及检查,其中包括亲子间的交流,孩子的玩耍、睡眠、饮食及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


2.学龄儿童组此组为8~12岁的儿童设立,病情较轻或家庭条件不允许住院的孩子可选择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组相似的门诊治疗方法,无需24小时在医院里接受与青少年组相类似的治疗程序。


3.青少年组13~18岁以内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在此接受治疗。个别有极度自杀抑郁倾向的患者,需要被转到其他全封闭式的精神病院进行治疗。治疗者一般需每周5天(病情严重者需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在医院接受观察,进行与治疗师之间的交谈、治疗等。每天上午他们都会到自己相应的班级去上课(医院内设有从小学至高中的各个班级,以方便各病区患者--儿科、内科、外科等科室病人的学习。这


里的老师不仅经过专业的教师培训,同时也有一定护理病人及心理防护方面的知识),下午各个患者会有单独或父母亲与治疗师的谈话、测试等不同安排。每周会有一个下午的亲友访问时间,1~2个下午为所有青少年组(仅限心理精神科病区)提供集体活动时间。


二、入院原因及治疗师与病儿之间的关系


1.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组此时期的儿童多以进食、喂养困难等饮食障碍,言语发育迟缓等语言障碍,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情绪控制障碍等因素入院。


在该组中,治疗师与病儿的关系大多指的是医生与孩子的父母亲及托幼机构保育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都与家庭环境、父母亲及保育员的教育方式及学校环境等有直接关系。


在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组,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非常重要。对于家庭环境的了解,除听取病儿本人及其家属的描述外,医务人员更应以客观的目光去观察病儿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当孩子与其家属在一起进行语言及其他方面的交流时,治疗师可以借助摄像机等辅助器材协助其更清晰、更真实地观察、了解病儿的日常家庭情况。比如,对因亲子交流障碍入院的家庭,可拍摄病儿家中的日常家庭对话、交流情景等作为参考资料;当孩子是以饮食障碍入院,孩子的饮食习惯、食物种类等都是医务人员非常有必要了解的;若孩子是以睡眠障碍入院,就必须知道孩子的入睡和睡眠情况等。


2.学龄儿童组此时期的儿童多以学习困难、儿童孤独症、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及语言表达障碍等因素入院。


在学龄儿童组的治疗中,医务人员除了与儿童建立直接的相互信任与交流的关系外,还应与儿童的亲友、学校保持密切联系。详细了解孩子的病史以及孩子们在医院诊治时间以外的表现和情况,需要家长和学校全面配合,所以治疗师与家长、学校间的沟通成为一个必要步骤。


3.青少年组此时期的青少年会以品行障碍、睡眠障碍、性行为障碍、过度沉溺症或酗烟酒及自杀行为等因素入院。


在该组的治疗中,良好的治疗师与病儿之间的关系是成功治疗的关键。医务人员与病儿尽量保持着平等相处的朋友关系,争取治疗者的合作与协助,取得病儿的信任是绝对必要的一步。因为此时期环境对病儿的影响也极为重要,所以除了上述直接的接触关系外,医务人员仍旧有必要与病儿的家属、老师、同学及朋友取得联系,并采集相关信息,做到绝对了解病儿的情况。


对学校环境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病儿及校方有关人员的叙述,从中得知病儿在学业方面的成绩与教师及同学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而且,每周病儿会有一次与校方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病儿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掌握自己的不足,从而帮助治疗师及病儿进一步改善治疗方案,巩固治疗的效果。


病儿在医院环境中的表现及感受通常由病儿本人陈述、其他病儿描述和医护人员对其每日以小时计算所做的病程记录作为参考,它提供了病儿在病区这个小的社会环境中对情绪控制的表现,与其他人交流及对自己近期或每周的任务完成结果及评估的情况。


与我国相比,德国及欧美国家的父母十分重视孩子的心理障碍及疾患,他们不仅能早期发现,而且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纠正孩子的心理及行为异常,而不是非常重视药物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一些有益经验,医生、家长、学校及社会应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使有心理障碍及行为异常的孩子们尽快康复。

优秀机构

星米家

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以下简称“广州扬爱”)是国内首家以特殊孩子家长作为服务对象的社会服务机构,于1997年5月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英国心理学家布恩·史德福夫妇创办,2003年1月正式注册为广东省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2007年更名为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现登记管理部门为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为广州市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2020年获广州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4A(AAAA)等级。

嘉兴仲茵康复医疗中心

​嘉兴仲茵康复医疗中心有限公司简称“嘉兴市仲茵康复医疗中心”,中心成立于2021年,位于嘉兴南湖畔中心区域,建筑面积进3000平米,是一家致力于提供科学、个性化康复服务的专业医疗康复机构。中心秉持“全人康复、全面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帮助每位来访者克服发展障碍,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全面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目标。

唐山方顿康复中心

唐山市丰润区方顿健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唐山方顿康复中心”,成立于2024年10月,法定代表人:闫桂林。中心位于唐山市丰润区振丰路嘉兰产业园西侧,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致力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及托养业务。

庆安自由说儿童语训中心

​黑龙江自由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自由说儿童语训中心”,中心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的专业儿童语言训练机构。成立于2024年初,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儿童语言能力的提升、心智发展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在言语开发、发音矫正、社交融合、语言认知和感觉统合等领域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

张店臻悦儿童康复中心

淄博市张店区臻悦助残志愿服务中心简称“张店臻悦儿童康复中心”,中心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光路48号欧亚商务楼B座三楼。臻悦自2023.2.28日成立,旨在帮助特殊儿童特别是发育迟缓、自闭症、语言迟缓、多动症等相关诊断的孩子,用目前先进科学的干预方法,以融入社会和学校为目标,致力于用先进科学的方法,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打造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与康复环境。臻悦,不仅承载着希望,更肩负着责任。

大米和小米贵阳中心

深圳市复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米和小米贵阳中心”,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市西河街道延安西路66号汇金星力城L-3009号,大米和小米贵阳中心为在语言理解、表达、交流、发音、音、口吃、听力、认知功能、喂养/进食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评估、基于循证科学的干预服务和多学科联合康复支持。

济南乐活广场娃语实验室

济南悦宝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济南乐活广场娃语实验室”,娃语实验室专注于帮助儿童克服言语语言发育及言语语言学习障碍,为儿童言语语言发展及早期筛查评估、康复训练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 可解决: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口吃、ASD语言社交障碍、语言基础认知理解落后、语言逻辑混乱、2-3岁孩子语前技能落后等问题。

榆林清声语言康复学校

榆林市横山区清声语言康复学校简称"榆林清声语言康复学校",法定代表人:丁娟;办公地址:榆林市横山区怀仁路街道办事处昌盛社区盛源小区6排1号;业务范围:为3-17周岁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自闭症幼儿、儿童等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培训及文化课教育等。业务主管单位: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

北京雨露嘉禾

北京市海淀区雨露嘉禾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简称“北京雨露嘉禾”,中心成立于2005年。占地面积2000平,教职工20名,每年可接纳50名学员。本中心以安全、健康、专业、成长的办学理念。本着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相结合,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相结合,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矫正、融合教育、潜能开发,帮助孤独症儿童走出困境,真正融入社会。本单位被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评估认定为5A级社会组织、北京市残联认定为定点康复单位、北京市残联党建工作委员会评定为“优秀党建品牌”。

星星桥武汉中心

​武汉星星桥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简称“星星桥武汉中心”,星星桥是由美国华裔·科罗拉多大学发育行为·神经异常研究导师石建莉创建。石博士联手北美知名专业领域导师引进世界先进干预理念,专业设计:语言、感统、学习、社交、专注力等多个学科。星星桥自2016年成立以来,服务国内外学员超万名,线下实体中心覆盖国内14个一线城市,拥有500+专业康复师。

红烛育人工程学校

红烛育人工程学校是由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卢稳子教授亲手创办和亲自领导的,其校舍和教育器材是他的爱人——一个热爱慈善事业清华大学毕业的高级工程师无私捐赠或亲手制造的。是一所非盈利性质的民办的自闭症学校。学校地处中国旅游胜地北戴河附近的秦皇岛市抚宁县三里杨村的山乡别苑。校园面积约3000平方米房屋建筑有6

北京馨馨雨露康复中心

北京馨馨雨露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馨馨雨露康复中心”,中心针对低龄自闭症倾向和发育迟缓儿童开展短期康复训练。2009壮大于首都机场地区,后续迁往通州宋庄艺术区,现共有8千多平米教学区,同期在校学习300多家庭,专职老100余人,多年来以短期言语开发和迅速注意力塑造特色闻名于中国康复领域,特别是试听试学模式,特别是家长全程参与模式被家长们多年认可。

北京阳光爱儿童康复中心

北京市通州区阳光爱儿童智能康复中心简称“北京阳光爱儿童康复中心”,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是一家致力于2-6岁特殊儿童康复的民办非营利组织,在通州区民政局正规注册,由通州区残疾人联合会主管,2011年成为北京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至今。

北京我和你康复中心

北京市大兴区我和你孤独症儿童关爱中心简称“北京我和你康复中心”,中心(原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是由北京市大兴区精神病医院创办,由北京市大兴区残疾人联合会主管的康复机构。中心为医疗与特教相结合的康复机构,专门从事孤独症儿童的诊疗及康复教育训练。专为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的儿童及家庭提供训练和指导,使孤独症儿童及时的得到早期个别化教育,帮助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正确认识孤独症,并掌握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科学育疗的技巧。同时中心还发挥孤独症儿童与社会之间的桥粱作用,呼吁社会关注、理解和接纳孤独症儿童,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

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成立于1993年10月,是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正式批准注册的民间团体,协会以关爱和帮助孤独症儿童和家长为宗旨。协会由理事会组成,协会会长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贾美香教授担任,开展诊治、研究、康复培训、信息咨询等多方位服务。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章程(2018年10月